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时发现输尿管狭窄后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采用输尿管镜直接扩张或使用输尿管扩张器扩张对165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患者进行扩张。结果153例顺利通过采用输尿管镜直接扩张或使用输尿管扩张器扩张后成功通过输尿管狭窄段,并成功碎石,12例因不能顺利置入DJ管而留置输尿管导管者,予以改行其他治疗方式达到治疗效果,1例术后因肾积水加重而切除肾脏,其余53例患者术后因失去联系未能随访观察。结论根据不同情况的输尿管狭窄进行正确处理,可以更好的治疗输尿管狭窄

  • 标签: 输尿管镜检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气膀胱腹腔镜行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应用改良气膀胱腹腔镜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患儿12例,年龄(3.0±2.2)岁,年龄范围1.2~9.5岁。其中,男8例,女4例,病变位于左侧9例,右侧3例。术中建立气膀胱后,经尿道于患侧输尿管开口内置入输尿管支架管,通过支架管指引输尿管末端的游离;切除狭窄输尿管并取出;再次经尿道置入支架管及硅胶化疗管,化疗管继续置入患侧输尿管内,支架管末端与输尿管末端缝合并牵引,助手于体外牵引支架管,对输尿管末段进行精准裁剪及成形,经化疗管管腔置入双J管管芯,引导双J管置入,完成Cohen输尿管再植术。术后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彩超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利尿肾图及肾静态显像,评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或狭窄、是否输尿管反流及肾脏功能参数等指标。结果1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9.0±16.1)min ,时间范围75~125 min。留置导尿管(7.0±1.5)d ,时间范围5~10d。留置膀胱造瘘管(12.3±1.3)d ,时间范围10~14d。术后住院天数(9.5±2.8)d,时间范围6~15d。术后随访(10.4±2.8)个月,时间范围6~16个月。术后6个月患侧肾盂前后径[(0.49±0.21)cm比(1.35±0.32)cm]、输尿管最大径[(0.66±0.21)cm比(1.77±0.33)cm]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静态显像提示患侧肾功能较术前上升或无明显变化,利尿肾图未发现机械性梗阻曲线,无腰痛及尿路感染发生,1例出现Ⅰ度反流,经过保守治疗后反流消失,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改良气膀胱腹腔镜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

  • 标签: 儿童 腹腔镜 输尿管末端狭窄 输尿管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对复发和治愈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狭窄患者82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性原则均分2组,参照组41例患者行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研讨组41例患者运用腹腔镜狭窄段切除吻合术,对其复发率和治愈率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讨组术后治愈率高于参照组,而复发率则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与腹腔镜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患者,后者对于复发和治愈率的作用更为良好,可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技术 输尿管狭窄 复发 治愈率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对引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输尿管狭窄率为5.0%(5/100),其危险因素为多发结石、嵌顿结石、大结石以及长病程等。结论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有多发结石、嵌顿结石、大结石等,对此需要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患者输尿管损伤,降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就诊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2021年3月,依据双盲抽签法分组后,予以对照组(n=36)输尿管镜治疗,观察组(n=38)腹腔镜+输尿管镜治疗。统计手术效果及预后效果差异。结果:(1)手术指标:术前检查所得最大尿流量、膀胱残余尿量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膀胱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均减少,且最大尿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效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完善影像学辅助检查基础上提升治疗操作针对性,合理规避术中医源性损伤风险。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35例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10.71±5.92 ) min;平均出血量( 76.25±6.08 ) ml;没有发生腰酸胀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且 3~ 6个月内无再次发生狭窄的情况,排空以及喷尿良好 。结论 对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能够有效治疗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且疗效较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膀胱再植 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7.9±7.8)岁。病变位于左、右侧各5例。所有患者均有输尿管结石相关手术史。术前血肌酐中位值71(68~610)μmol/L,其中2例为孤立肾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分别为206μmol/L和610μmol/L。术前行泌尿系B超、CTU和输尿管逆行造影等检查对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患侧肾盂分离为(3.1±0.7)cm;上段狭窄7例,中段狭窄2例,多段狭窄1例;输尿管狭窄长度为(3.2±0.7)cm。10例均全麻下行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术中游离并纵行切开狭窄输尿管,根据狭窄情况切取长3.0~4.5 cm、宽1.0~1.5 cm的颊黏膜,修整后与狭窄输尿管镶嵌吻合修复输尿管狭窄。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99.2±27.4)min,术中出血量(101.5±54.7)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值4.5(3.0~7.0)d,术后住院时间(7.9±1.9)d。术后1周患者发音吐字清晰,进食无障碍。术后1~2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11.3±4.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患侧肾积水明显改善,患侧肾盂分离中位值1.8(0~2.2)cm。术后复查血肌酐中位值82(66~235)μmol/L,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血肌酐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行评估。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腹腔镜 颊黏膜 输尿管成形术 重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输尿管250例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输尿管狭窄分为正常组(200例)与狭窄组(50例),围绕其病历资料和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全面对比,找到诱发输尿管狭窄的因素。结果:输尿管结石病程超过3个月、巨大结石、多发结石、嵌顿结石且伴息肉、手术时间超过30min、钬激光损伤黏膜、钬激光温度超过37℃共计7项因素均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相关输尿管狭窄诱发的风险因素(P<0.001)。结论:输尿管结石病程较长、病情较为复杂、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时间较长且损伤患者黏膜均可导致患者围术期内发生输尿管狭窄,故在临床治疗期间必须重点关注上述因素。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所致的输尿管狭窄的手术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人。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数为1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数为11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6.389,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结论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扩张联合双J管置入法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值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输尿管狭窄 手术
  • 简介:摘要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主要方法,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该技术对于手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吻合技术要求极高,且完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时间较长,尽管机械缝合逐渐进入手术治疗中,但完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还是需要完善。本文通过分析21例UPJO患者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得出此方式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患者肾盂输尿管狭窄。对于原发性和继发性UPJ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和88%。本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减少麻醉时间和费用,减少患者风险,增加耐受性,易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 简介:摘要输尿管狭窄的病因、狭窄部位、狭窄长度及程度等多种变量决定了狭窄病情的复杂性、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处理难度的挑战性。当前国内外尚无可借鉴的输尿管狭窄诊疗指南,且很多手术方式适应证的界定相对模糊,疗效判定也缺乏统一标准,使临床医生面对输尿管狭窄的处置往往较为畏惧。而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开展,输尿管狭窄的诊疗有了长足进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游离移植物镶嵌、阑尾代输尿管等技术的兴起使治疗理念发生重要转变。本文将围绕输尿管狭窄诊疗策略的发展与变迁进行简要剖析,重点探讨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中的争议问题。

  • 标签: 输尿管疾病 输尿管狭窄 腔内治疗 输尿管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119例在我院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4例,女性55例。年龄段在19岁-58岁,平均年龄39.8岁。所有患者中117人输尿管狭窄,2人输尿管闭锁,其中狭窄段长度小于1.7cm的91例,1.7cm到4.0cm的患者1例,长度超过4.0cm的24例。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者34例。狭窄部位位于输尿管上段,患者33人,中段21人,下段39人,两处或两处以上狭窄者16例。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04例通过内窥镜找到正确引导方向,成功治愈,治愈率87.39%,13例治疗效果不显著,2例治疗失败,未有任何改善。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简单、安全、有效,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腔内 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对61例良、恶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全尿路即进行扫描,对输尿管全程(包括肾和膀胱)行三维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高质量的全尿路三维图像,64排螺旋CT检查能清楚显示上述患者输尿管狭窄的部位、病因,以及病变区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对输尿管狭窄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对比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与成形术在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 6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取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输尿管成形术)和实验组(行输尿管腔内微创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要高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成形术,输尿管内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微创治疗 成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Vela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继发性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继发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尿管镜下联合应用Vela激光及球囊扩张治疗狭窄输尿管。其中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31例,经皮肾微穿刺后输尿管镜下治疗5例,术后5~7 d拔除导尿管,常规留置"D-J"管12周。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6~94 min,平均45 min。3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个月。29例治愈,4例好转,3例无效。其中1例再次治疗后无效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管。2例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有效率91.7%。结论输尿管镜下Vela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继发性输尿管狭窄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有效率高,是继发性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尿道狭窄 输尿管镜检查 激光,固体 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输尿管支架在非肿瘤性狭窄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OK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非肿瘤性输尿管狭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临床随访结果。结果对16例结核性顽固性输尿管狭窄患者,6例输尿管激光损伤性狭窄患者,9例结石性输尿管狭窄,2例外伤后输尿管狭窄,2例后腹膜纤维化患者进行金属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其中16例结核患者在置入3~6个月后均出现严重的输尿管支架结壳现象,均提前拔除。9例结石性患者也不同程度的在1年内出现支架结壳现象,1例患者1年后因结壳拔除困难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拔除。2例患者在置入期间出现泌尿系耐药菌感染反复发热给以提前拔除,1例后腹膜患者置入36个月后才给予拔除,支架管表面光滑。而同期肿瘤源性狭窄患者43例患者输尿管支架疗效明显,给予更换12条次支架未见结壳现象发生。结论金属输尿管可能不适合结核及结石性输尿管狭窄患者长期留置体内治疗,对于肿瘤源性输尿管顽固性狭窄金属输尿管支架具有良好的扩张引流及支撑作用。

  • 标签: 尿道狭窄 支架 金属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等室温22~24℃的等渗冲洗液应用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中,观察术后患侧腰痛及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探讨22~24℃的室温冲洗液降低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36.5~37.5℃加温冲洗液,实验组采用22~24℃室温冲洗液,两组均设定灌注压力为13.3~20kPa,流量为200ml/min。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22~24℃等室温冲洗液应用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中,保证围手术期的体温恒定的同时降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对患者康复有利,对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结论 22~24℃室温冲洗液能够减少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在防止患者低体温的基础上满足手术需求。

  • 标签: 22~24℃冲洗液 输尿管狭窄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