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00例的效果,,为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所选病例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在治疗后无死亡病例,且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30.37±3.68)min,术中出血量为(18.56±2.48)ml,术后拔管时间为(3.43±1.23)d,术后住院时间为(6.92±1.86)d;治疗前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23.43±8.40)mm、(7.55±2.09)mm,治疗后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12.73±6.53)mm、(6.05±1.26)mm,治疗后患者的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中有54例痊愈、45例好转、1例失败,痊愈率为54.00%、好转率为45.00%、失败率为1.00%。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术中出血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腔镜下扩张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尿道腔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岁。狭窄段长度0.5~2.0cm。结果25例顺利通过输尿管扩张导丝;1例严重狭窄者失败。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一次扩张成功17例,B超提示肾盂积水均明显减轻,IVU示狭窄段通畅;1例术后取支架后狭窄复发,肾盂积水无改善。术后无明显肉眼血尿、发热,无输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腔镜下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好、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可多次操作、住院时间短、微创等优点。

  • 标签: 输尿管下段 狭窄 内窥镜技术
  • 简介:摘要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梗阻性病变,多种致病原因均可导致狭窄。临床上针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虽有多种治疗方式,但均有局限性,输尿管球囊扩张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了球囊扩张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分析了球囊扩张术后导致输尿管狭窄复发的主要因素,以及介绍了球囊扩张术在如今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优势及劣势,总结输尿管球囊扩张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进展及远期效果分析,为医师正确选择合理的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球囊扩张 腔内泌尿手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诊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方法。方法UPJ梗阻患者20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CT、逆行肾盂造影和利尿性B超检查。外科治疗采用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结果B超和逆行肾盂造影对UPJ梗阻的确诊率分别为80.2%和100%。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更通畅,无狭窄或漏尿并发症。结论在UPJ梗阻的术前诊断中,逆行肾盂造影明显优于IVU,B超检查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疗效满意。

  • 标签: 尿路梗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肾盂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输尿管狭窄患者汇总使用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到本院就治的80例需要接受泌尿外科技术的确诊为输尿管狭窄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全体患者完成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技术之后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在随访调查中发现,有2例患者发生再次的轻度狭窄症状,而在经过3个月之后的复查结果中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善。研究中共计2例患者的手术不成功,其余7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整体治愈率为97.50%。结论临床上运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对输尿管狭窄症状患者开展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几率低,其技术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腔内泌尿外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内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探究,输尿管闭锁26例,狭窄30例,狭窄长度<1.4cm18例,>1.4cm且<3.5cm28例,>3.5cm10例,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选择不同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观察治疗疗效后进行为期一年术后随访。结果治疗56例患者痊愈患者29例,好转26例,失败1例,一年后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情复发具有轻度狭窄情况,三个月后观察发现狭窄并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治疗输尿管狭窄,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尤其是轻中度狭窄,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尿道狭窄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的50例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在50例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病例中1次手术成功48例,改行开放手术1例,行二次腔内手术1例;平均住院日8天;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49例排尿通畅,1例需定期扩张尿道。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安全等优点。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 尿道狭窄 联合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疗输尿管疾病的方法从开放手术往微创方向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a'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钬激光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技术、腹腔镜微创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使许多上尿路疾病患者免除了开放治疗的痛苦。但是,技术更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例如医源性输尿管狭窄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医源性 危险因素 泌尿外科 经尿道输尿管镜 钬激光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2007年9月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52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倒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均达到15ml/min。其中6倒术后行定期尿道扩张1-3个月。随访1—2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具有损伤小,效果肯定,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激光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 100例的效果,,为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对所选病例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在治疗后无死亡病例,且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 30.37±3.68) min,术中出血量为( 18.56±2.48) ml,术后拔管时间为( 3.43±1.23) d,术后住院时间为( 6.92±1.86) d;治疗前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 23.43±8.40) mm、( 7.55±2.09) mm,治疗后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 12.73±6.53) mm、( 6.05±1.26) mm,治疗后患者的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中有 54例痊愈、 45例好转、 1例失败,痊愈率为 54.00%、好转率为 45.00%、失败率为 1.00%。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术中出血量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长段输尿管狭窄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2例受者均诊断为输尿管狭窄,发生部位均在中下段,长度分别为3 cm和3.5 cm。2例受者的手术方案为腹腔镜下移植肾肾盂与自体输尿管吻合术。术后血清肌酐稳定(例1:135 μmol/L;例2:110 μmol/L),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移植肾肾盂未见积水。本病例为今后肾移植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受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肾移植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吻合术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39岁,以"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双肾积水"收入本院。患者10年前因诊为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及Bricker术,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8℃,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腰痛腰胀,无咳嗽咳痰,无咳血,无尿频、尿急、尿痛,于当地医院检查,B超示左肾集合系统分离

  • 标签: 输尿管末端 吻合口狭窄 球囊扩张术 全膀胱切除术 膀胱肿瘤 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纳入本院确诊良性尿道狭窄患者81例,于2018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对比治疗研究,依据患者治疗术式选择差异分组,对照组(n=41)行输尿管镜钬激光切开术,观察组(n=40)行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膀胱余尿量变化,临床指标及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术前最大尿流率、膀胱余尿量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率提升,膀胱余尿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均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输尿管镜 逆行球囊扩张术 良性输尿管狭窄 临床疗效 并发症风险
  • 简介:摘要侵袭性纤维瘤是一类临床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呈局部侵袭性生长,易复发,很少远处转移。好发于四肢、躯干及肠系膜等,发生于盆腔或泌尿系统周围罕见。本文报告1例盆腔侵袭性纤维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疗效良好。

  • 标签: 盆腔肿瘤 侵袭性纤维瘤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病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4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17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正常输尿管行HE染色,提取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并用钬激光处理,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P=0.008)。机制上碎石过程中钬激光可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细胞损伤,促进巨噬细胞迁移并诱导其高表达α-SMA。结论钬激光碎石容易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细胞损伤,招募巨噬细胞参与纤维化过程,导致输尿管狭窄,术中尽量避免肌层的损伤及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有助于减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35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利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后,有196例患者利用内镜找到了治疗的引导方向,通过对手术后一年的随访,在对235例成功随访患者调查发现一次性手术成功并痊愈的患者为137例,输尿管狭窄再次复发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为98例。研究发现,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可以有效针对输尿管狭窄进行有效治疗,尤其是对于长度

  • 标签: 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探讨对其以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盲选我院接收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20例,以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对其展开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均顺利展开,术后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痛和肉眼可见的血尿,对其展开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其余并发症包括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各类均未发生。结论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以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展开,其创伤小、风险低、有较强的再次操作性。

  • 标签: 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术 良性输尿管狭窄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造成肾积水的。肾轴旋转异常。方法通过CT增强检查及三维重建回顾分析近2年来两家医院50例UPJO合并肾积水的肾轴,测量其冠状面侧夹角(IA)、横切面后夹角(PP)、矢状面前夹角(AA)。结果cT三维重建测量肾轴显示,肾内型肾盂,肾积水的肾轴旋转无明显异常。肾外型肾盂,积水未超过中线,肾轴冠状面侧夹角减小,横切面后夹角增大,矢状面前夹角无明显变化。肾外型。肾盂,积水超过中线,肾轴冠状面侧夹角减小更明显,横切面后夹角减小(甚至水平状),矢状面前夹角无明显变化。结论UPJO引起肾积水的肾轴有旋转异常,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异常旋转患肾的辩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肾积水 肾轴 小儿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