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输尿管狭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12例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输尿管狭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发生特点和处理方法。结果3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25例(8.0%)输尿管狭窄,其中输尿管闭锁3例(1.0%),输尿管上段狭窄8例(2.6%),输尿管中段狭窄6例(2.0%),输尿管下段狭窄8例(2.6%);输尿管闭锁患者的平均结石大小为(14.37±0.21)mm,为嵌顿结石状;25例患者中行输尿管钬激光内切开13例,术后留置双J管3~6月;8例患者行输尿狭窄开放术。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对输尿管有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出现输尿管狭窄的结果,术前要合理评估患者病情,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手术操作,预防出现输尿管狭窄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 输尿管狭窄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入镜技巧。方法应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62例。结果60例手术中输尿管硬镜能够进入输尿管并越过狭窄,57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冲入肾脏,术后行ESWL碎石;2例改为开放手术取石。结论顺利入镜并突破狭窄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关键,掌握方法技巧,谨慎耐心操作是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的必要元素。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输尿管结石并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3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术中留置F7-F8双J管一根;术后2-3月拔除双J管;拔管后3-6个月进行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2病例中,时间3-24个月,29例治愈(治愈率90.6%)。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镜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输尿管狭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12例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输尿管狭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发生特点和处理方法。结果:3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25例(8.0%)输尿管狭窄,其中输尿管闭锁3例(1.0%),输尿管上段狭窄8例(2.6%),输尿管中段狭窄6例(2.0%),输尿管下段狭窄8例(2.6%);输尿管闭锁患者的平均结石大小为(14.37±0.21)mm,为嵌顿结石状;25例患者中行输尿管钬激光内切开13例,术后留置双J管3~6月;8例患者行输尿狭窄开放术。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对输尿管有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出现输尿管狭窄的结果,术前要合理评估患者病情,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手术操作,预防出现输尿管狭窄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 输尿管狭窄 原因分析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腔内碎石术的327名患者临床资料为基础,分析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结石复发率。结果:术后共发现输尿管狭窄患者13例(3.98%),结石嵌顿(P<0.05)、结石最大径(P<0.05)、钬激光手术(P<0.05)、输尿管损伤(P<0.05)是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狭窄组患者术后1年的结石复发率高于非狭窄组(30.77%比8.92%,P<0.05)。结论:对于结石嵌顿、结石较大、行钬激光碎石及输尿管损伤的患者,手术医师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积极防治输尿管狭窄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结石的复发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腔内碎石 输尿管狭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Fr4.5/6.5输尿管镜用于输尿管狭窄伴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总结我院近4年共52例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病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方法、效果。结果:48例患者可顺利行输尿管镜下(Fr4.5/6.5)碎石术,余4例严重输尿管狭窄病例输尿管镜无法通过,更改手术方式;48例使用Fr4.5/6.5输尿管镜的患者术后情况:1例出现膀胱刺激征,占比2.08%;2例出现腰腹部疼痛,占比4.17%;未出现肉眼血尿、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6.25%。结论:Fr4.5/6.5输尿管镜可用于绝大多数输尿管狭窄伴结石患者的经尿道微创手术碎石,提高了输尿管镜手术的进镜成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大多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同时降低了二期手术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治疗45例患者,给予本组患者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结论重视接受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内切开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狭窄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对尿道狭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 尿道狭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狭窄应用超声诊断进行定位与定性的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尿管狭窄患者40例,经超声诊断,对声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定位39例,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的40例中,符合度为97.5%。超声诊断对输尿管狭窄的定位性诊断,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符合率92.59%,炎性狭窄符合率88.89%,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符合率100.0%。结论超声检查应作为输尿管狭窄首选检查方法,对狭窄的定位与定性临床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超声检查 定位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内镜治疗技术在其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输尿管狭窄内镜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首先,我们介绍了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强调了治疗的紧迫性。随后,重点讨论了内镜治疗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包括定位和穿刺的技术难题,术后并发症的管理等。接着,我们提出了提升内镜治疗技术效果与安全性的策略,包括医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设备技术的改进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后,展望了未来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呼吁医疗界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以改善输尿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输尿管狭窄,内镜治疗,技术进展,激光治疗,支架植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使用URS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20例,按照有无并发输尿管狭窄分为输尿管狭窄组和无输尿管狭窄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结石位置、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狭窄组在病程、结石大小、是否有息肉包绕结石、肾积水程度、碎石术种类、碎石手术次数、是否有结石嵌顿、是否有术后脓毒血症等方面均低于无输尿管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大于无输尿管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060,95%CI:2.126~27.702)、结石大小(OR=0.126,95%CI:0.041~0.385)、息肉包绕结石(OR=29.100,95%CI:5.373~157.589)、肾积水(OR=0.155,95%CI:0.055~0.436)、碎石手术次数(OR=0.315,95%CI:0.100~0.987)及碎石术种类(OR=0.276,95%CI:1.962~24.445)为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输尿管狭窄高度相关。建立预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URS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风险模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URS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高达0.988(95%CI:0.977~0.999)。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在URSL碎石术后,应对病程、结石大小、是否有息肉包绕结石、肾积水程度、碎石术种类、手术时间、碎石手术次数、是否有结石嵌顿、是否有术后脓毒血症等因素综合预测评估输尿管结石患者行URS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后输尿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34例出现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狭窄组,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4.54±10.35)岁,按1∶1比例选取同期收治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未出现输尿管狭窄的34例作为非狭窄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5.56±9.57)岁。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对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狭窄组患者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分别为(15.98±1.11)μg/L、(24.23±1.54)μg/L、(381.58±38.52)ng/L,均高于非狭窄组的(14.21±1.02)μg/L、(23.11±1.08)μg/L、(318.23±27.5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均可作为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预测指标(Z=7.421、2.759、10.740,均P<0.05),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679、0.898,其中血清TGF-β1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钬激光碎石术引起输尿管损伤可导致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升高,患者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可作为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上皮间质转化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3例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结合钬激光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153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腔内输尿管腔内技术治疗,其中输尿管镜下直视镜身扩张125例,钬激光内切开28例。所有病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术后有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肾积水复发,重复留置双J管引流后治愈。结论利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结合钬激光处理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较短的输尿管狭窄使用输尿管镜直视下扩张术效果良好;较长较严重的输尿管狭窄应使用钬激光内切开结合输尿管镜直视下扩张术。术后放置双J管引流及慢性扩张效果更好。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镜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留置双J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留置双J管时间为(13.21±0.11)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14±0.14)d,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留置双J管时间为(16.21±0.24)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14±0.41)d,观察组患者的留置双J管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1/31),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4/31),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较为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病院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患者应用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1到2021-1期间从我院选取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患者共计86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给予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和狭窄切开)和观察组(n=43,给予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一次性取尽结石率以及解除输尿管狭窄率。结果: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高(P

  • 标签: 输尿管狭窄切除吻合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结石类型,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比如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技术(URL)、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ESWL)、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有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URL已经成为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式,但随着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一些缺陷也逐渐显露,比如术后引发输尿管狭窄等,从而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无法逆转的肾功能衰竭,为此,本文针对UR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预防输尿管狭窄的发生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 危险因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后腹腔镜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后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以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病症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病症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取石成功率更高,在输尿管狭窄病例中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后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内吻合"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口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74例肝内胆管结石伴狭窄行胆管"内吻合"及胆肠吻合引流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行术中胆道镜取石,其中26例行萎缩纤维化肝段切除。术中发现左肝外叶及属支胆管口狭窄27例,尾叶胆管口狭窄22例,右肝前叶胆管口狭窄3例,右肝后叶胆管口狭窄8例,以及左右肝多肝疫联合狭窄14例。手术时间为180~360 min,平均(243±31) min;术中失血100~600 ml,平均(150±26)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0±2.2) d;残石率8.1%;出现并发症14例(18.9%),其中出血2例、胆漏1例、切口感染4例,胸腔积液13例、少量腹腔积液5例,肺部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未出现Clavien-Dindo Ⅲa级以上并发症;本组7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3.6)个月,效果优良。结论胆管"内吻合"是解除肝内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术中保护肝组织、降低术后残石率。

  • 标签: 胆结石 胆管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