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以莲藕为试材,研究了二氧化氯(ClO2)对鲜切莲藕在低温贮藏期间多酚氧化(PPO)、褐变及感官品质影响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藕的褐变与PPO有密切关系,PPO是发生促褐变的关键。50mg/L、100mg/L浓度的ClO2处理鲜切藕片5、10、15min后,在贮藏期间能抑制PPO的活性,减轻褐变,保持好的感官品质。而10mg/L浓度对PPO的活性不起抑制作用反而促进了PPO的活性。100mg/LClO2处理鲜切藕片10min抑制PPO的活性效果最好,能使藕片在4℃下一周的时间保持最佳的感官品质和最轻的褐变度。而鲜切产品维持一周的货架寿命基本上可满足消费与生产的需求。

  • 标签: CLO2 鲜切莲藕 PPO 褐变 抑制 感官品质.
  • 简介:本文论述了蛋白及其与生物催化剂的关系,重点论述了生物催化剂氧化的分类特征、应用状况和使用过程中的优点与局限性及当前的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方法的发展,展望了生物催化剂氧化的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生物催化剂 工业研究 化学工程 氧化酶 应用前景 蛋白酶
  • 简介:对超氧化物歧化(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在冰淇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SOD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冰淇淋中,不仅能保持SOD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可提高冰淇淋中营养成分的功能。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营养强化剂 活性 冰淇淋 应用
  • 简介:本文探讨了木聚糖酶和葡萄糖氧化对低筋粉馒头品质的影响,就各种酶制剂对低筋粉馒头的体积、白度、柔软度和组织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和葡萄糖氧化对低筋粉馒头的结构都有改善作用,葡萄糖氧化对低筋粉馒头的白度有较显著的影响,以木聚糖酶和葡萄糖氧化复合效果最佳.

  • 标签: 木聚糖酶 葡萄糖氧化酶 低筋粉馒头 品质改良 组织结构 白度
  • 简介:本文从油脂氧化与抗氧化机理出发,以鱼油,猪油,花生油为例,对国内外常用的抗氧化剂进行了效能比较,为探索一条安全,高效,经济的抗氧化途径提供依据。

  • 标签: 油脂 氧化 抗氧化 抗氧化剂 食品
  • 简介:目的探讨富含黄酮类物质的果蔬汁对大鼠肝脏内氧化损伤相关Ⅱ相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成年大鼠5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和高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给予低剂量和高剂量果蔬汁灌胃。干预5周后,腹主动脉采血用于生化指标检测;取肝脏组织检测基因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氧化损伤相关Ⅱ相代谢mRNA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果蔬汁饮食干预组大鼠的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强,同时上调肝脏中药物代谢Ⅱ相NADH脱氢NQO1)和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催化亚基(GCLC)mRNA的表达(P〈0.05),但对GSTP1、GCLM、GSTM2、GSTA2Ⅱ相代谢基因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富含黄酮类物质果蔬汁可以增强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同时诱导肝脏中抗氧化Ⅱ相代谢NQO1及GCLC基因mRNA的表达。

  • 标签: 果蔬汁 抗氧化 Ⅱ相代谢酶 大鼠 肝脏 氧化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2E1依赖的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以25~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9h及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含量,并研究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天冬氨酸转胺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的释放量及肝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释放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0mmol/L乙醇作用下,AST和MDA明显升高,在0~24h内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而GSH含量在6h后明显降低.结论100mmol/L乙醇急性暴露可导致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明显的氧化损伤,这种损伤与CYP2E1活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 标签: 酒精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 氧化损伤 CYP 2E1 毒性作用
  • 简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天然的活性短肽,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等生理功能。本文分别采用微波辅助法、热水抽提法和其它抽提法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GSH,主要探讨了微波辅助法和热水抽提法的提取工艺条件,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热水抽提和微波处理是两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其中微波法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啤酒废酵母 谷胱甘肽 提取
  • 简介:本文对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新源或的新用途以及有希望应用的源作了一番综述.这些包括:甲壳素脱乙酰、溶菌酶、甲壳素内切、葡聚糖酶、葡萄糖氧化、乳过氧化物酶、葡萄糖氧化-过氧化复合体系、己糖氧化、超氧化物歧化、谷胱甘肽硫-转移、辣根过氧化物酶、黄曲霉毒素脱毒、酸性磷酯、尿素、植酸、生产低聚糖的酶类、转谷氨酰胺酶、过氧化物酶、及漆、多酚氧化等.

  • 标签: 食品工业 新酶源 新用途 综述
  • 简介:本实验以牛骨为原料,以水解度为牛骨蛋白解液解程度的指标,确定了木瓜蛋白和碱性蛋白分步水解牛骨的工艺条件:将粉碎粒度为10mm-20mm的牛骨碎片,在2kg/cm^2的高压蒸汽压下烝煮3h,降温至50℃,后调节pH6.5,后加入木瓜蛋白和碱性蛋白分步水解,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小瓜蛋白解工艺:解温度为50℃,pH为6.5,解时间为3h,E/S为4000U/g;碱性蛋白解工艺:解温度为65℃,pH为8.5,解时间为3h,E/S为7000U/g。并对解液前后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比较,解后较解前多了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各氨基酸含量较解前明显增加,为牛骨蛋白水解液制备肉味香精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牛骨蛋白 酶解工艺 水解度 游离氨基酸
  • 简介:使用Rancimat法测试VE、茶多酚、大豆卵磷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复合物对猪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以期研究四种抗氧化剂及复合物在猪油中的抗氧化能力,并使用Schaal烘箱法测试复合抗氧化剂对猪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VE、茶多酚、大豆卵磷脂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四种抗氧化剂对猪油都具有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能力排序为:VE(纯度:98%)〉大豆卵磷脂(纯度:62%)〉茶多酚(纯度:95%)〉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比较VE与其他三种抗氧化剂复合时猪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发现当使用300mg/kg大豆卵磷脂与300mg/kgVE复合时,猪油的氧化诱导时间最长,达到16.34h,在60±1℃下,是否添加抗氧化剂对猪油的酸价影响较小,且远小于国标要求的最大值。但添加大豆卵磷脂与VE复合抗氧化剂后,猪油的过氧化值变化速率明显降低,且抗氧化效果好于单一抗氧化剂。因此VE大豆卵磷脂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猪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并且具有价格便宜、安全健康的特点。

  • 标签: 猪油 复合抗氧化剂 大豆卵磷脂 VE 氧化诱导时间
  • 简介:采用果胶、纤维素、中性蛋白等多种酶制剂对枣汁进行澄清处理,并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联合使用酶制剂对枣汁澄清度稳定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于澄清枣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百克枣汁需用果胶2000U,纤维素1200U,中性蛋白500U,解温度50~60℃,解时间180min,pH值为5.0.

  • 标签: 酶法澄清 枣汁 果胶酶 纤维素酶 中性蛋白酶 稳定性
  • 简介:利用液化、糖化及木瓜蛋白水解甘薯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膳食纤维产品的成分组成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甘薯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2mol/LNaOH浸泡薯渣1h,400u/mL液化70℃解40min,600u/mL糖化60℃解50min,400u/mL木瓜蛋白35℃解40min.此条件下,甘薯膳食纤维的最高提取率为268mg/g.提取得到的甘薯膳食纤维中有效成分含量达到72.45%,水分含量为10.07%.甘薯膳食纤维的持水性高达16.76g/g,吸水膨胀性为21.07mL/g,明显高于其他膳食纤维,说明提取的产品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膳食纤维 甘薯 酶法提取 性能
  • 简介:简述了法用于生产果葡糖浆先后经历的四个重要发展阶段:法取代酸法水解淀粉、葡萄糖酶法异构化为果糖、固定化技术和色谱分离技术;并分析了每一个阶段对促进果葡糖浆生产的重要意义.最后展望了法技术生产果葡糖浆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果葡糖浆 高果糖浆 葡萄糖异构酶 酶法生产 发展 酶固定化技术
  • 简介:冷冻对酵母的伤害加了从酵母细胞中浸提的低分子巯基(SH)化合物的数量。将冷冻酵母的浸提物添加于面粉中以进行流变学和焙烤试验的研究。酵母冷冻6周后的浸提物对粉质和拉伸试验所产生的影响相当于添加了50×10^-6的纯谷胱甘肽。将这种浸提物用于无发酵面团系统中,对面包体积没有影响。添加50×10^-6谷胱甘肽得到相似的结果。拉伸试验的圆柱形面团试样冷冻至10周后表明,延伸性随冷冻贮存而下降,但添加酵母浸提物增加了面团延伸性。试验证明,酵母面团和非酵母面团在冷冻贮存16周后其游离SH含量变化对两种面团的流变学性质没有影响。

  • 标签: 冷冻面团 稳定性 酵母 还原性物质 性能影响 流变学性质
  • 简介:目的建立丙烯酰胺(AcA)生成的水相模型,研究非还原性糖对其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AcA的形成机理用天门冬酰胺和葡萄糖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高含量的AcA,添加3种还原性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和5种非还原性糖(木糖醇、甘露醇、海藻糖、蔗糖、山梨醇)研究抑制效果。结果确定了生成AcA的最佳条件为0.1mmol天门冬酰胺(0.015g)、0.1mmol葡萄糖(0、020g)、蒸馏水(10μl)于干燥箱中160℃反应30min。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对Ac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3%、16%、6%,海藻糖对AcA的抑制率为60%。结论非还原性糖中除蔗糖外都对AcA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海藻糖和甘露醇是最佳抑制性添加剂。

  • 标签: 丙烯酰胺 非还原性糖 模型 结构
  • 简介:目的了解食源性变形杆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情况。方法收集2011—2014年石家庄市售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至少有一种耐药的变形杆菌124株,用PCR、测序和基因库在线比对方法分析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与3种16SrRNA甲基化基因。结果124株变形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耐药基因aacC2、aacA4、aadA1和aphA6的检出率分别为95.2%(118/124)、80.6%(100/124)、73.4%(91/124)和5.6%(7/124);16SrRNA甲基化耐药基因rmtB检出率为87.1%(108/124)。aacC1、aadB、armA和rmtC基因均未检出。结论aacC2型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与rmtB型16SrRNA甲基化基因流行是食源性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变形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
  • 简介:本文初步研究了美味牛肝菌、乳牛肝菌和褐绒盖牛肝菌三种野生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特性。实验测定了三种牛肝菌甲醇提取物的还原力,以及在卵黄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体系、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起抗氧化作用的物质。结果表明,三种牛肝菌都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并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其中总酚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综合其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褐绒盖牛肝菌〉乳牛肝菌〉美味牛肝菌。

  • 标签: 美味牛肝菌 乳牛肝菌 褐绒盖牛肝菌 抗氧化 自由基
  • 简介:本文用DPPH法及Na2S2O3-I2滴定法测定了秦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秦皮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油除活性最强,乙酸乙酯提取物次之,正已烷提取物活性最弱。秦皮95%乙醇粗提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最强,其抗氧化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柠檬酸、蛋氨酸、抗坏血酸对其抗氧化性有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抗坏血酸、生育酚与提取物复酸,抗氧增效作用更加显著,复合物的抗氧化性优于茶多酚。

  • 标签: 秦皮 抗氧化作用 协同作用 中草药 天然抗氧化剂 油脂食品
  • 简介:为推动鲍鱼的深加工,比较了鲍鱼解提取物(Enzymolyticextractsofabalone,EEA)与传统水提物(Waterextractsofabalone,WEA)的生理活性.EEA的生理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2~8mL/kg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延长18.4%~53.9%,耐化学性缺氧时间延长28.0%~67.7%,耐低温时间延长24.3%~36.9%,耐高温时间延长7.3%~30.9%,游泳时间延长66.7%~138.9%,爬杆时间延长23.1%~130.8%,碳粒吞噬指数提高13.9%~29.1%,溶血素水平提高26.4%~38.8%,WEA的生理活性较弱,多数指标仅在剂量达到8mL/kgBW时方能起效.结果表明,EEA可提高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作用强度远高于WEA.

  • 标签: 鲍鱼 酶解提取液 生理活性 免疫功能